在加密貨幣的世界裡,MetaMask(華語圈俗稱「小狐狸錢包」) 幾乎是以太坊的入口。
自從它誕生以來,無論是儲存 ETH、交易 ERC-20 代幣、探索 DeFi,還是進入各種新奇的 DApp,MetaMask 一直是全球數千萬用戶的入口。它不只是一個錢包,更是一張門票,帶領用戶進入整個 Web3 生態。
僅僅靠內建的代幣交換功能,MetaMask 就已經創造超過 3.25 億美元手續費收入,而且擁有超過 3000 萬活躍用戶。這樣的龐大規模,意味著任何新功能或代幣的推出,都有可能在市場上掀起巨浪。
而如今,這場被討論了多年的傳聞,終於得到了正式確認。ConsenSys CEO、以太坊聯合創始人 Joseph Lubin 在 2025 年 9 月的訪談中明確表示,MetaMask 將推出自己的代幣。 他甚至暗示,發行時間「可能比大家想像的更早」。這也讓市場瞬間沸騰,因為這不僅是產品升級,更是小狐狸邁向去中心化治理的里程碑。
事實上,有關 MetaMask 發行代幣的謠言已經流傳多年。早在 2021 年,Lubin 就曾在推特上開玩笑地拋出一句「wen $MASK?」瞬間引爆社群想像。到了 2022 年,ConsenSys 更進一步表示,將逐步推動 MetaMask 的「漸進式去中心化」,並暗示未來可能會推出代幣與 DAO。但在當時,由於監管壓力巨大,團隊選擇了觀望與謹慎。
2025 年初,甚至有一間去中心化交易所列出名為「MASK」的代幣,引發市場一度亢奮。不過 MetaMask 官方隨即澄清:那是冒牌貨,MetaMask 從未發行過任何代幣。
直到 2025 年 9 月,Lubin 的公開表態,才真正把這個謠言從「傳說」拉回「現實」。
那麼,MetaMask 為什麼需要代幣?從 Lubin 與聯合創辦人 Dan Finlay 的說法來看,代幣的主要目標是 去中心化治理。
MetaMask 長期由 ConsenSys 集中管理,這意味著許多重大決策仍掌握在單一公司手裡。代幣的發行,將讓社群與用戶有機會透過投票參與未來的走向。
潛在的用途可能包括:
治理投票:決定交易費用模式、協議升級方向、支援的鏈與功能。
用戶獎勵:透過交換、橋接、質押等行為獲得代幣,激勵更多鏈上活動。
生態支付:在 ConsenSys 旗下的其他產品,如 Linea 二層網路 或 Infura API 中,代幣可能扮演支付工具或折扣憑證的角色。
雖然官方尚未公布白皮書,但可以確定的是:這枚代幣將深度綁定 MetaMask 與 ConsenSys 的整個產品版圖,並強化生態的一致性。
對用戶來說,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:會不會有空投?
過去像 Uniswap、Optimism 等項目,都曾透過空投回饋早期用戶,讓不少人一夜之間獲得驚人的財富。因此市場自然推測,MetaMask 也可能採取類似策略。
然而,目前官方 並未公布任何空投標準。所有有關「交易多少次就能拿到空投」的說法,都只是社群的揣測。與此同時,詐騙者也趁勢活躍起來,假代幣、假網站、釣魚連結層出不窮。MetaMask 已經多次警告:目前市場上的任何「MASK」代幣都不是官方發行,所有資訊請以官方渠道為準。
對於真心期待空投的用戶,正確的準備方式是:
1、透過官方下載與使用 MetaMask,避免第三方安裝來源。
2、在錢包內進行真實的交易、橋接與質押,而非無意義刷交易。
3、留意官方公告,避免在假網站輸入助記詞或私鑰。
4、換句話說,與其急於追逐傳言,不如穩健地參與生態,等待官方的正式公告。
如果 MetaMask 真的推出代幣,影響將會是巨大的。原因在於:
龐大的用戶基礎:數千萬活躍錢包,將可能帶來史上規模最大的代幣分發。
治理影響力:去中心化後的 MetaMask,將更貼近以太坊「社群共治」的精神。
生態整合:代幣可能同時連結 ConsenSys 的其他產品,推動一體化的 Web3 體驗。
市場氛圍:Lubin 的確認正值「空投季節」來臨,包括 OpenSea、Base 等巨頭也在籌備代幣。這或許會掀起新一波流動性注入與投資者熱情。
雖然具體的發行時間仍不明朗,但可以確定的是,MetaMask 代幣的到來將成為 DeFi 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。
MetaMask 代幣不再只是市場謠言,隨著 Joseph Lubin 的確認,它的推出幾乎已成定局。這枚代幣將可能肩負 治理、獎勵與生態支付 的多重角色,推動小狐狸從單純的錢包,進化成真正去中心化的 Web3 基礎設施。
然而,發行日期與空投細節仍未公布,所有揣測都只是臆測。真正重要的,是用戶必須保持謹慎:避免被假代幣與詐騙網站利用,並持續透過官方渠道追蹤消息。
當這枚代幣正式亮相時,它或許將不僅僅是 MetaMask 的轉折點,也可能是整個加密市場的新里程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