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四年來,每當我被公事弄得煩心崩潰時,就很想落下一句:「我不做了!」但當這一刻真的來臨、我真的需要和公司提離職時,又好像有千斤重壓在肩上。難的不是「離職」這件事,而是「開口」說出這句話。雖然在外人眼裡,我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、遇事都能輕易解決的模樣,但誰知道我內心的緊張與無措,其實都只是用鎮定的外表包裝著。要怎麼提離職、要從哪個字開始、要怎麼開口,我都反覆琢磨、在心裡演練,才好不容易給自己一點勇氣。
但就算如此,我還是會怯懦、會逃避。總在心裡盤算廠長什麼時候會落單,場景不能太安靜、也不能太吵雜,更不能有旁人在旁。偏偏這些天時地利人和,總是難以湊齊。有時候只差一個條件沒到位,我就會在心裡打退堂鼓。明明已經鼓起勇氣走近他身邊,卻又假裝只是經過,最後只剩對自己懊惱不已。
直到某個瞬間,我終於硬著頭皮叫住了廠長。腦中練過幾百次的開頭,卻最後只擠出一句:「廠長,你有空嗎?我想跟你提離職。」這種簡單粗暴、毫無修飾的話語,反而成了我心裡的一劑安定劑。因為萬事起頭難,有了第一句,就算後面表達得再生澀、再拙劣,也總算為這場離職談話打開了開端。
果不其然,廠長第一時間只是驚訝、下意識地大聲反問為什麼。我倒也不意外,甚至在他說出「這件事先緩緩,我晚一點再找你」時,也能預想到這是他一貫的鴕鳥心態。對我來說,這不算失敗,而只是第一回合。我早知道這件事不會一次就能談妥,既然有了開端,我就能繼續推進。
雖然廠長最後還是沒有鬆口,依然希望我多想想,不要輕易下決定,但我心意已決,也明確地和他說了離職日期。如果廠長繼續顧左右而言他,我也只能採取第二階段,直接把離職單遞出去,讓他看到我已經不再是猶豫不決的樣子。
或許在外人眼裡,提離職不過是一句話的事,但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得,真正困難的從來不是「離開」,而是那個下定決心並且開口的瞬間。當我終於把話說出口、把字簽下去的那一刻,我感受到的不是輕鬆,而是一種終於誠實面對自己內心選擇的踏實。這一步,對我來說才是真正的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