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於故宮南院的兒童創意中心,一扇通往亞洲多元文化的大門,這裡不僅是一個展覽空間,更是一個集結了互動裝置、手作體驗、文化探索與遊戲學習的綜合性教育遊樂場,透過精心設計的內容,讓孩子們在玩樂中潛移默化地認識亞洲各國的文化底蘊。
兒童創意中心以其常態性的教育目標,融合了觸摸體驗、多媒體互動、手作創造、服飾扮演以及創新的繪畫App遊戲,這些豐富的呈現方式旨在激發孩童對文化的學習興趣,並將其學習經驗與南院的常設展覽緊密連結。在中心內,引導大家探索的吉祥物是故宮南院自創的「哈奴曼」,一個來自印度的神猴,承載著智慧與勇氣的象徵,將帶領小朋友們展開一趟趟驚奇的亞洲文化冒險。
陶瓷,作為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載體,在亞洲的文化長河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。兒童創意中心的陶瓷區,鼓勵小朋友們親手去感受、去觸摸那些來自亞洲各地的著名陶瓷藝術品。透過觸覺,孩子們可以細膩地感知陶瓷的質地、造型與溫度,這是一種超越視覺的深刻體驗。
為了讓這份學習成果有所延續,參觀者可以在此進行「立體瓷器拼圖」的遊戲,親手將散落的瓷器碎片拼湊成完整的器皿,重溫陶瓷的完整形態,小朋友們還可以親手拓印上美麗的花紋,將這份藝術的印記帶回家,作為此次文化探索的珍貴紀念品。
茶,不僅僅是一種飲品,更是亞洲許多國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,滲透於日常生活、社交禮儀與精神信仰之中。在兒童創意中心的茶文化區,小朋友們將有機會深入了解亞洲茶文化的豐富面向,這裡特別介紹了兩種具有代表性的飲茶方式:中國傳統的「蓋碗茶」以及日本的「末茶」,感受不同文化在品茶這件日常小事中所蘊含的細膩與哲學。
在吉祥物哈奴曼旁,小朋友們可以扮演起「小小茶人」的角色,親自動手布置屬於自己的茶席空間,從茶具的擺放、茶葉的選擇到茶點的搭配,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學習與創意的空間,透過這樣的親身體驗,他們不僅能了解到茶的文化淵源,更能培養對細節的關注與儀式感的理解。布置一個獨特的茶席,不僅是模仿,更是對亞洲茶文化的再創造,讓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,充滿個人色彩。
劇場區是探索亞洲敘事傳統的窗口,尤其聚焦於印度史詩《羅摩衍那》,這部史詩在印度宗教、道德標準的確立、英雄形象的塑造以及民族精神的傳承上,都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。透過放映相關的史詩影片,小朋友們將有機會接觸到這個經典故事的核心內容,理解印度教信仰中重要的道德準則與神話體系。
織品區將焦點投向了「萬島之國」印度尼西亞,這個擁有豐富天然資源、多元文化、語言和宗教信仰的國家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印尼的克里斯佩刀、搖竹、皮影戲、峇里島傳統舞蹈以及蠟染等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,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印尼文化的多元與繽紛。
兒童在此可以有四種不同的印尼傳統服飾可供試穿,當小朋友們穿上這些服飾並進行感應後,能夠觸發與不同印尼文化遺產地景相關的影像,他們可以與這些背景合影,創造出獨特的數位紀念品。透過這項遊戲探索,孩子們能在玩樂的過程中,自然而然地認識並欣賞印尼獨特的文化遺產,從服飾、音樂到藝術,全面感受到印尼文化的魅力。
環形劇場是一個結合了視覺藝術、科技互動與文化體驗的創新空間。這裡的特色之一是設置了拍照區,小朋友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國家服飾進行試穿與拍照,打扮成不同文化樣貌的自己,將照片上傳至環形劇場的展示系統,他們便能夠在劇場的動態影像中看到自己與其他文化元素的結合,這種互動體驗能極大地增強他們的參與感與對異國文化的親近感。此外,環形劇場每小時的05分與35分,都會準時播放精心製作的環形影片。這些影片通常以沉浸式的方式,展現不同國家或文化主題的風貌,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視覺衝擊。
互動體驗區以「清 乾隆 掐絲琺瑯鳧尊」的造型為靈感,設計了一個充滿挑戰與趣味的「景泰藍迷宮」,利用了體感互動裝置,要求參與者不僅要在空間上尋找出路,更要在過程中完成與景泰藍相關的任務。
在探索的層層道路中,朋友們將會遇到需要運用智慧和協作才能克服的種種挑戰。例如,可能需要辨識不同的掐絲圖案、理解琺瑯的色彩學,或是配合節奏完成特定動作,目標是幫助「鳧尊」奪回失去的顏色。這個過程不僅考驗孩子的邏輯思考、空間感知和解謎能力,更是在遊戲中讓他們對中國傳統工藝——景泰藍,產生深刻的印象與初步的了解。
文化大街是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體驗空間,邀請小朋友們跟隨哈奴曼的腳步,一起漫步在越南、印度、土耳其等國家的特色街道上。這裡的設計旨在提供一個文化櫥窗,讓孩子們對不同國家的日常風情建立初步的認識。
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
地址|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(地圖)
嘉義新港景點【海賊庄休閒農場】馬賽克藝術x食農體驗、大航海時代、門票資訊
阿里山景點【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】達邦部落、達邦牌樓、日警官舍
嘉義大林新景點【歐樂沃築夢城堡】巧克力與歐式建築的夢幻交響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