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1日,史詩級清算啓示錄

我做了一個夢,市場這一輪暴跌不是偶然,也不只是情緒崩盤。而是制度化去槓桿的合法收割。


簡單說,熟悉市場微觀機制的資本,在 ETF 流入極值與多頭擁擠條件成熟後,抓住“川普對中關稅升級”這個名義觸發器,透過做市與清算機制,執行了一次有秩序的去槓桿與籌碼轉移。


這個夢的要點在「可預測的制度反應」 -- 當 ETF 成為公開的情緒旋鈕、ADL 成為自動化的去槓桿引擎、USDe 等穩定幣在壓力時段流動性分層、而訂單簿深度又不足時,價格不只是下跌,而是被下沉。事情是這樣發生的….


【事件脈絡:誘餌 → 堆槓 → 觸發 → 清算 → 回補+去槓桿完成】


📅誘餌(10/1-10/7):IBIT (以IBIT示例,其他ETF流入情況類似)淨流入創高;總現貨ETF單日流入多次逼近並突破 10 億美元門檻。


📦堆槓:價格創新高+「機構會持續買」敘事,散戶加杠桿做多,借貸與資金費率攀升。Glassnode數據:10月5-6日出現最高資金費率:BTC: 0.0100% (年化8.77%);ETH: 0.0097% (年化8.46%)。



🎯觸發:川普關稅言論作為名義理由,市場把可控回撤轉化為連鎖清算起點。


📉清算:共享保證金與 ADL 啟動(自動去槓桿演算法會追逐止損),交易所深度不足帶出現斷層式賣壓,去槓桿擴大變成系統性拋售。


🤑然後,HL提前設立空單的最大贏家(0x5273...065f,據說和 garrettjin.eth 相關)獲利7億美元;某比特幣OG(0xb317D2BC2D3d2Df5Fa441B5bAE0AB9d8b07283ae)獲利近2億美元;貝萊德在市場混亂中搶購了21,180枚比特幣;交易所手續費賺得盆滿缽滿。


重點是,到底策劃者是誰?建議有興趣的可以看這一篇 “Was the Friday Crash a Coordinated Attack? The Evidence Points to Something Disturbing”


而我,把所有以上這些線索放在一起看,我夢到了一個名字,不是完璧歸趙。


總之,夢歸夢,這次事件確實讓數據分析變得更有意思了。機構入局後,帶來了 ETF 時代的新遊戲規則:


1️⃣ 機構是「可見的莊家」:名義被動,實則以流入節奏影響槓桿結構與心理。ETF 流入極值與敘事放大,極值往往對應短頂訊號。


2️⃣ 透明度成為武器:公開數據被反向交易者利用,極值訊號更易被「對手」使用。


3️⃣ 周期升級而非消失:四年減半仍在,但被高頻資金流+高彈性槓桿重塑為更快節奏的中短周期波動。


這次,又是幣圈的一場夢。

108.9K

創作者的其他作品

USDT「零手續費」的 Plasma 是什麼?

市場謹慎看漲,但仍在等待新的催化劑 #BTC

比特幣價格分析 #BTC

不是泡沫,而是流動性:Raoul Pal 看科技股與比特幣未來走勢

隨機推薦作品

雲林西螺美食『西螺粉圓』食尚玩家推薦的東市場古早味粉圓!還有西螺大橋造景好漂亮~

練習

I'm coming

【紀錄】線下生日應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