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和同事一起吃飯後,今天中午N小姐又來邀我,說她今天也沒帶便當。
老實說,我也不知道該覺得困擾還是開心。
剛進公司的時候,我曾經覺得一個人吃飯好孤單,看著其他人三五成群端著餐盤一起找位置,會有種「自己好像沒朋友」的感覺,可是後來我慢慢發現,一個人吃飯其實也挺不錯的。
因為我有午睡的習慣。
從辦公室走到餐廳來回就要十分鐘,半小時的午休時間裡,真正能吃飯的時間只剩二十分鐘。吃完飯回來還得上廁所、裝水、吃藥、補妝……算一算,能小睡的時間其實不多,那二十分鐘的小睡,是我下午重新開機的關鍵。
但如果跟同事一起去餐廳吃飯,就會多了很多變數。
要找兩個人的座位,要配合彼此的進食速度,中間還會聊天、聊著聊著時間就飛快過去了。像今天,我和N小姐聊得太開心,不知不覺聊到下午一點要上班前才匆匆回到辦公室,結果午睡時間整個被吃掉,下午差點撐不住。
不過,話說回來,我也真的很珍惜這樣的時刻。
畢竟能有同事願意主動找你一起吃飯,代表你開始被當作「自己人」看待。尤其N小姐這麼忙,還願意帶著我一起去餐廳、邊吃邊聊,甚至會問我最近熟悉工作了沒、還有哪些不太懂的地方,這樣的關心其實讓人很窩心。
只是我也在想,人好像都會陷入這種「天人交戰」。
一方面想要融入團體,建立同事間的情感;另一方面又想要保留一點屬於自己的時間。午休這短短半小時,看似微不足道,卻是一天中最屬於「我」的時刻。
我覺得這就是出社會後最難拿捏的地方,學生時期的朋友關係單純,吃飯、聊天、一起上下課都很自然,不需要思考太多;但到了職場後,每一份互動都帶著一點界線感,你希望被喜歡、被接納,可又不想失去自己原本的生活節奏。於是就這樣,在「要不要一起吃飯?」的邀約之間,反覆衡量、反覆掙扎。
不過,我想,這也許就是職場人情的開始吧。有人願意走進你的午休時間,也代表有人在慢慢靠近你,也許我現在少睡了二十分鐘,但換來的是一點點新的熟悉感、歸屬感,還有能一起分享心情的夥伴。
那我想,偶爾沒睡到也沒關係,反正明天還有午休時間,今天就讓自己多一點人味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