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去三個月,比特幣價格上演了一場耐人尋味的過山車。從 6 月底的 105K 美元起漲,7 月快速衝上 120K 美元,隨後卻在高位震盪,並在 9 月底回落至 110K 美元。單看價格,我們只知道『漲了又跌』,但背後是哪些投資人推動?這正是鏈上數據的價值所在。透過分析不同投資群體的行為,我們能清楚看見:誰在進場、誰在出場、誰選擇觀望。
這時,Glassnode的比特幣供應行為型投資群體的行為模式和價格關係就起了作用。
圖:最近3個月BTC的行為投資者群體表現(綠色為活躍,紅色為不活躍)
在 7 月,比特幣從 110K 升至 120K。從圖上可見,Momentum Buyers(動能買家)的活動明顯轉綠,顯示大量追漲資金湧入,這正是推升行情的主力。同時,Profit Takers(獲利了結者)也在高點綠化,表明不少早期投資人選擇在 120K 區間鎖定收益。這構成了一個典型的「動能資金衝高,獲利盤逢高出場」的短期頂部結構。
8 月行情曾嘗試突破 ATH 但未能站穩120K,最終整月以下跌作收。圖表顯示,Momentum Buyers 活動逐漸轉為黃色或淺綠,追漲力道明顯不足。更關鍵的是,代表長期信念的 Conviction Buyers 幾乎都保持紅色或橘色,代表他們並未大舉承接。這導致價格在高位橫盤,但缺乏真正的內在支撐力,行情顯得脆弱。
進入 9 月,市場出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組合。First Buyers(新手買家)區塊強烈綠化,顯示大量新資金正在進場。但與此同時,Loss Sellers(止損賣家)的活動也明顯轉紅,說明在價格回落時,有不少人被迫以虧損出場。這是一種典型的「老手出貨,新人接盤」結構,當價格從 118K 回落至 110K 時,止損與恐慌性賣壓逐步浮現,加劇了市場波動。
過去三個月的鏈上數據清楚揭示:這波衝上 120K 的上漲,主要是由追漲的動能買家與新進場的買家共同推動,而代表長期信念的資金並未積極參與。當獲利了結與虧損賣壓開始浮現,市場自然進入高波動的調整期。
若Conviction Buyers 開始大規模轉綠 → 代表長期資金在價格回調中進場,這才是新一輪多頭的穩固基礎。
若 Loss Sellers 繼續活躍 → 賣壓會進一步加大,市場可能測試更低區間。
First Buyers 持續綠化但 Momentum 沒有跟上 → 新人進場但推升力不足,行情可能呈現「高位震盪,易被套牢」。